联合办公(Co-working)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公模式,自1999年于美国提出以来,在全球掀起风潮,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办公空间趋势。在国内,联合办公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办公空间模式,2015年以来出现井喷式增长,联合办公品牌的推出如雨后春笋。伴随着互联网行业、创新产业等的迅猛增速,个人化、轻量化的工作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工作模式,联合办公空间开放式、复合式、灵活性的特点也更加契合这种办公需求。
本文着重对联合办公空间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解读其共享模式、空间集约、复合业态、开放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特征,且看这种新型的办公空间模式是如何异军突起,获得空间运营者与使用者的交口赞誉的。
共 享 模 式
以“共享”为核心的联合办公,通过空间的共享型设计,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在当前共享经济的浪潮下,正是对当前信息时代创新与分享议题的双重匹配,联合办公行业才能在全球迅速崛起。
在设计上,联合办公空间解构了传统写字楼的空间形式,将原本以办公区为单元的功能划分缩减为以工位为单元的空间布置,打破了传统一一对应的固定模式,转而以工位共享的方式形成共享空间模式,使空间的使用更具有时效性与开放性。
以四个工位为一组的办公区
联排的开放式工位
空 间 集 约 化
联合办公空间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办公成本,而兴起的共享型办公模式。将公共资源高度整合,减少办公空间的重复建设,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联合办公空间的运营成本,降低入驻企业或个人的准入门槛,实现办公空间的良性运转。
联合办公空间的集约化设计,是一个功能高度整合与空间精简布置的过程。各个功能之间依靠高效的动线布置连接,加强各功能之间的协作。去除繁复的装饰设计,简单、直接地进行空间划分,采用并置、叠加等手法有效节约空间。
将空间分隔与室内景观合二为一的处理手法
简洁清晰的动线布置
复 合 业 态
联合办公空间除了基础的办公需求之外,也是以办公空间为主体的生活方式的建立。因此联合办公空间兼顾多层次的需求,搭配丰富的商业业态,形成横向的产业链,利用办公的溢出效应,构建出以办公为中心的新型综合体。
联合办公空间往往集餐饮、休闲、零售、展示、居住等功能于一体,以多元化的业态和一站式服务吸引初创企业或自由职业者,打造城市生活集群。同时,既对内也对外开放的商业空间,也能增加营收。
Bespoke办公店“前店后办公”的模式
联合办公空间中对外开放的咖啡厅
开 放 式 空 间
开放式空间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早已成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趋势,以创新为荣的联合办公空间自然也不例外,开放式的空间形式才能契合联合办公对互动、分享的需求,提高办公效率,优化办公体验。
联合办公空间的开放式设计,运用开阔的公共空间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形态。运用良好的采光、轻盈的空间隔断形成连续空间,模糊各功能之间的界限。运用交往空间的打造塑造出极强的空间通透感。
通透的办公空间处理
活动空间的打造
适 应 性 设 计
联合办公空间的客户多数为自由职业者或早期初创团队,具有临时性或过渡性办公需求,灵活的租凭形式与灵活的空间模式是其有别于传统写字楼的有利竞争力。极高的可塑性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用多元取代单一,办公空间才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保持空间持续的活力。
联合办公空间的客户多数为自由职业者或早期初创团队,具有临时性或过渡性办公需求,灵活的租凭形式与灵活的空间模式是其有别于传统写字楼的有利竞争力。极高的可塑性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用多元取代单一,办公空间才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保持空间持续的活力。
移动式家具布置
作为新兴崛起的办公形态,联合办公空间是共享经济下进化的新模式,无疑具有广阔前景。在空间的设计上,有别于传统的写字楼,更加注重空间的独特性。除此之外,联合办公空间的适用人群更偏向于年轻化,趣味化的设计将提高办公空间的吸引力,提高出租率。在运营管理上,联合办公空间就不仅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也需要营造积极活跃的社交活动。在效益上,将资源利用最大化是联合办公的优势,通过复合业态的形式实现互利,即提高产品收益,又能提高办公使用者的便捷度。
随着当前共享经济概念深入人心,工作方式需求的转变,联合办公空间正处在急速扩张的风口,能否抓住当前的契机,取决于能否在当前的联合办公空间上有所突破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