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巴克气氛组”有点火。
坐在星巴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的那群人到底是什么职业?他们三三两两,或是形单影只,出没在各个星巴克里,状态明显和其他喝咖啡放松聊天的人不一样。
当然,抛开玩“梗”,这件事并没那么玄,因为你我也经常是这些“气氛组”的一员。在随处都有的咖啡馆,也会作为打工人们临时办公,临时开会和脑爆的场景。请回想一下,有多少创意、思考、观点都是在咖啡馆里所迸发的?所以咖啡馆其实是完全无法忽视的办公空间,是创意的生产力所在。
尤其是对于需要随时“搬砖”的自由职业者而言。
不管你怎么称呼他们,“Self-employed/Freelancer”,或者是“数字牧民”,他们都是当下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这些“超级个体”穿梭在行业的大小公司之间,成为“鲶鱼”,交互信息与资源,成为充满引领性的行业KOL。
同样,他们也需要更加精准,更加契合的办公场景。
咖啡馆这样的空间适合他们吗?
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适合的。随处可见,让人放松,约见朋友与客户都非常方便。每天选择在不同的咖啡馆工作,也如同开启一个个场景“盲盒”,充满趣味的同时,带给你源源不断的思考灵感。
然而咖啡馆的“非标”,也有“非标”的弊端。
在找到咖啡馆之前,你很难判断里面有没有适合你的“工位”,也很难断定温度、噪音和网速是否可接受,旁边拍照打卡的人群,牛油果沙拉的香气,无意间听到的八卦,会不会转移宝贵的注意力,让三个小时完成的PPT,变成了六个小时。
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咖啡馆对于自由职业者办公的诸多场景来说,其实不怎么好用。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自由职业者们,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办公需求?
他们需要的办公空间,可以好好写PPT,写文档。最好能保证工位,不会到时候现场再找;可以有随意组合的工位和空间,和团队小伙伴随时脑爆,或是一对一布置任务;当然,也要保持空间的稳定,温度合适,网速保证,基础服务到位,各项办公设施被及时维护,不会当场掉链子。
当然,对于逃离了写字楼工位的自由职业者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空间的“背景板”。咖啡馆或许太过随意,但也最好不是传统的写字楼格子间。凡是敢于出来“独行”的小伙伴有太多人反感这种压抑和略带僵化的办公体验,若非迫不得已,谁愿意再回去?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传统联合办公的局限。有太多传统联办开在甲写,每天和无数打工人们照常上下班,这可能并不是自由职业者们想要的。自由职业者需要目的性没那么强的轻办公,需要抽离出传统工位的束缚。
安静、轻松且不压抑……或许“书店”是一个可发掘的办公场景?
面对这样的需求,梦想加空间与文轩BOOKS展开“牵手”,首创了一次专为自由职业者,量身定制的办公场景实践。
//梦想加·阅享空间
这不是一次突发奇想的合作。事实上,在文轩BOOKS九方店,本身就存在自由职业者的空间需求。
这个开启于2017年8月份,将近10000方的“城市书房”,一经推出,不仅重新为九方赋予了人气和活力,更因为里面充足的阅读和休憩公区,带来了一帮未曾预料的客群:自由职业者,他们在这里办公,自习,会客,这里不仅成为了他们的书房,更是办公室与客厅。
如何去深挖这样的办公场景?于是文轩BOOKS找到了深耕办公服务的梦想加。梦想加空间不仅是梦想加体系里的“重镇”所在,而且它更懂得城南人群办公诉求,从银泰in99开始,华商金融中心、OCG、东方希望天祥...等等几个办公楼宇,均有梦想加的办公空间存在。
当成都城南自由职业者最爱的文轩BOOKS书店,与最懂办公空间的梦想加联手时,梦想加·阅享空间就此诞生。
//梦想加·成都空间布局
对于梦想加而言,这次“出圈”的价值非同一般。
众所周知,在后疫情时代,在一个传统联合办公行业下行的趋势里,去做扩张,依然在探索办公场景创新似乎是一件蛮“奢侈”的事。然而正当大家都不是看好这个领域的时候,梦想加开始基于自身的运营经验与洞察,打破传统的办公空间局限,走入到其他竞争对手想不到的场景里。
就比如这一次,梦想加选择文轩BOOKS九方店。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招商式”进驻,而是有效回应了自由职业者的切身需求:关于自习、工作、阅读、灵活办公场所的搭建,搬离了写字楼,逃离格子间,放进了书店,给予了空间更多的可能。
在这个不足300平米,30余个工位,一个规模有限的创新办公场景里,你能看到许多来自于梦想加对于“书店x办公”场景融合的“微创新”。
//梦想加·阅享空间
这个空间保留了书店应有的氛围,温暖且平静。依然有书柜摆满了书,从文轩BOOKS走到梦想加·阅享空间,并不感觉很突兀,你能看到书店空间里阅读散步的人群,也能与其保持一个良好的距离,互不干扰,在阅读的空间氛围里,照样能沉浸在办公之中。
同样,这样的场景结合,也促成了客流的深度融合。
以办公为目的梦想加客群,直接体验到文轩BOOKS的文艺生活场景,而在文轩BOOKS的读者,也找到了更舒适灵活的办公空间。“我的客户成了你的客户”,阅享空间的呈现,为双方都带来了崭新的增量客群,塑造了更跨界的场景体验。
//阅享空间开放性工位区、会议区
当然,一切想法都要回归产品本身。
梦想加·阅享空间构建创新办公场景的逻辑,将是将社交属性、私密性以及亲密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满足长期洞察客户实实在在的需求,满足预定座位、用水需求、用餐需求。结合梦想加多年的运营经验,提供良好的服务感受,管控读者的需求。
如梦想加过往的办公产品一般,这里虽然小,但依然五脏俱全。比如梦想加引以为傲,经历过市场考验的智能化办公体系。阅享空间从智能门禁开始,每一个预定的工位,都能在工位上看到你自己名字,存放的杂物柜也随时提醒你不要忘记带走物品。
//梦想加·阅享空间
而每一盏可自由变换角度的工作灯,每一件精心调校公共办公家具,每一个触手可及的插头等等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时刻在交互的细节里,都在体现着梦想加对于办公本身成熟的产品理解力。
而在书店这样一个“内容空间”里,梦想加还专门打造了一个Pop-up区域,用来做品牌快闪,做不同艺术文化内容的展览,定期换展,为这个小而美的办公空间赋予“流动般”的新意。
//阅享空间会谈区、打印区实景图
最后,我们想从办公行业本身的逻辑,来聊聊梦想加的这一次办公场景“出圈”。
到底什么是“办公”?办公不应只是限定的空间,不只是那些写字楼、会议室、格子间;办公也不只是限定的“状态”,不是一定要有同事在,不仅是在汇报、在做方案才叫“办公”。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后疫情时代”里,场景边界模糊,需要更多灵活度和想象力的时代里,办公其实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可以是办公室,可以进购物中心、进入书店、甚至是机场、高铁和公园,商务办公空间可以是无限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写字楼氛围。工作也可以是“多面”的,可能在地铁上移动办公,也可能临时找个地方开始工作。可以把工作划分到不同的场景里去,找到融合点。
其实,只要你心里产生对于工作的想法,都可称之为办公。那作为办公服务商,又何必拘泥于写字楼等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办公空间?
//梦想加·阅享空间
所以说,梦想加这一次将“办公场景营造能力”输出到书店中,本身就是一次行业级首创的新玩法。这一次阅想空间的场景实践,是由“重”到“轻”,是由具象的办公场景,到无处不在的办公“状态”的创造;对于办公人群的深度细分,“量身定制”的场景服务等等,都是一次对于办公底层逻辑的突破性思考。
期待未来的梦想加,能将办公开到更意想不到,却又更自然,更有趣的场景中。